
歐洲的科技主權觀察
數十年來,歐洲轉向美國科技,而非投資於本土。 如今,這個選擇威脅到其經濟穩定、網路安全和民主主權。

超過 74% 的歐洲上市公司依賴美國的科技服務,例如 Google 和 Microsoft。 這意味著他們的敏感商業資料,包括員工每天平均收到的 117 封電子郵件、預算、客戶名單和執行長的備忘錄,都暴露於:
AI 訓練
外國壓力
無證監控
當歐洲的基礎設施由國外控制時,數位主權只是一種幻覺。 為了確保其未來,歐洲必須投資於歐洲的解決方案。
哪些國家最依賴美國科技?
Proton 分析了歐洲各地的商業電子郵件網域,以顯示有多少上市公司依賴美國的電子郵件和電子郵件安全服務。 我們關注電子郵件,因為它通常是公司技術堆疊的入口。 當一家公司選擇電子郵件服務時,通常會使用整個套件。
美國科技使用率最高
對歐洲 — 以及您的企業 — 不利
當您的公司依賴美國科技公司時,您不只是在進行技術外包。 您正在將您的組織暴露於您無法控制的戰略風險中:
您的敏感資訊可能被用於訓練 AI
在地緣政治緊張時期,您會變得脆弱
您的敏感資訊受制於美國的法律過度干預
您正在加劇歐洲的人才外流
您正在限制歐洲的創新

掌控您的資料,掌控您的未來
Proton 為歐洲企業提供一個安全、功能齊全的替代方案,以取代美國的大型科技公司。 我們的總部位於瑞士,我們的服務在設計上採用端對端加密並符合 GDPR 規範。
使用 Proton,您可以:
避免暴露於美國的監控和政府過度干預(不像 Google 或 Microsoft)
將您的資料完全託管在歐洲,受歐盟和瑞士法律保護
透過端對端加密和零存取架構保護您的電子郵件、檔案和其他敏感資料
驗證我們開放原始碼且經獨立審計的代碼
使用企業級服務,配備簡單的遷移工具和完整的管理員控制權

掌控您的資料,保護自己免受外國干擾。
法國

企業按市值對美國科技的依賴程度*

各行業對美國科技的依賴程度

66% 的法國企業依賴美國科技
在法國,大約每三家上市公司中就有兩家依賴美國科技來處理其電子郵件,對於一個以歐洲科技領導者自居的國家來說,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現實。 而且公司規模越大,使用美國科技的可能性就越高。 每家價值超過 2000 億歐元的法國上市公司都使用美國的技術堆疊。 儘管法國力推戰略自主,但這種對外國科技的依賴使關鍵產業容易受到外部影響、不穩定和監控。
一些最關鍵的行業甚至更加依賴。 超過 70% 具有戰略重要性的法國公用事業部門(包括電力、天然氣和水處理公司)使用美國的電子郵件服務。 這些服務並非可有可無。 如此關鍵的基礎設施在營運通訊上如此嚴重依賴外國科技,引發了嚴重的國家安全擔憂。
法國的汽車及零組件產業是該國最大的雇主之一,也同樣極度依賴。 該行業近 77% 依賴美國科技。 在一個創新至關重要且競爭激烈的行業中 — 而且美國既是供應商又是競爭對手 — 這是一個戰略盲點。 這不僅是控制的問題,也是韌性的問題。 當驅動法國工業未來的數位工具來自國外時,它的安全性有多高?
但最能說明問題的訊號來自法國本土的科技產業。 大約 80% 的法國上市軟體和服務公司以及 79% 的科技硬體和設備公司依賴美國的服務。 這種結構性弱點限制了整個產業的成長潛力,並使其容易受到地緣政治壓力或商業干擾的影響。
英國

企業按市值對美國科技的依賴程度*

各行業對美國科技的依賴程度

88% 的英國企業依賴美國科技
無論規模大小,英國企業幾乎普遍依賴美國科技。 即使在依賴程度最低的區塊 — 價值低於 5000 萬歐元的公司 — 仍有超過 80% 的上市公司依賴美國的電子郵件服務。 但英國最大的企業是依賴程度最高的群體。 每家價值超過 2000 億歐元的上市公司都使用美國科技。 對於一個擁有價值 1.1 兆美元的科技產業(歐洲最大,全球第三)的國家來說,這令人震驚。
英國一些最關鍵的產業也是其風險最高的產業。 其銀行業和電信業(均為 95%)是兩個最依賴的行業,近 90% 的上市公用事業公司使用美國科技。 基本上,如果英國人想要打電話、提款或開燈,其背後的基礎設施極有可能依賴外國科技。 這對任何國家的基礎設施來說都是一個關鍵弱點。
即使是英國蓬勃發展的科技產業(估值僅次於美國和中國),也嚴重依賴美國科技。 大約 94% 的上市軟體和服務公司以及 82% 的科技硬體和設備公司使用美國的服務。 這意味著本地人才和資本直接流入矽谷,而不是增強國內能力。 這種依賴不僅阻礙了英國科技業縮小與美國的差距,還使其極度依賴一個直接的競爭對手來維持其現有地位。
愛爾蘭

企業按市值對美國科技的依賴程度*

各行業對美國科技的依賴程度

93% 的愛爾蘭公司依賴美國科技
愛爾蘭已成為大型科技公司在歐盟的首選前哨,Apple、Meta、Google 和 Microsoft 都在那裡設立歐洲總部。 這有助於解釋美國科技為何如此深植於其上市公司中。 在 19 個經濟領域,每家愛爾蘭企業都依賴美國公司來處理其電子郵件。 這些領域包括通訊、公用事業和醫療保健等基本服務。
如果對這些美國平台的存取受到限制,愛爾蘭的核心服務 — 從病患護理到開燈 — 都可能受到干擾。 愛爾蘭在經濟上也極度脆弱。 除了依賴美國科技公司獲得稅收和數千個高薪工作外,愛爾蘭製藥和生物技術領域(其出口經濟的基石)的所有上市公司都使用美國科技。
對於一個擁有如此多跨國公司並以受過良好教育的勞動力為傲的國家來說,愛爾蘭對美國科技的過度依賴是一項戰略負債。 愛爾蘭經濟中,上市公司使用美國科技的比例低於 50% 的領域僅有多元化金融以及汽車和零組件。 愛爾蘭對美國科技的優惠待遇排擠了本土替代方案,扼殺了創新,並使整個產業容易受到歐洲以外決策的影響。
西班牙

企業按市值對美國科技的依賴程度*

各行業對美國科技的依賴程度

74% 的西班牙企業依賴美國科技
在西班牙,每三家價值超過 5000 萬歐元的上市公司中,至少有兩家依賴美國科技來運作。 這種依賴性隨著這些公司的規模擴大而增長。 它們的規模越大,就越有可能使用像 Microsoft 或 Google 這樣的服務。 這表明,許多公司一旦達到一定規模,就將美國的科技生態系統視為唯一可行的選擇。 這對西班牙的科技產業和整個歐盟來說應該是一個警鐘:如果本地供應商無法開發工具來服務自家後院的公司,他們又如何能在全球競爭?
在西班牙,有六個經濟部門的企業 100% 依賴美國軟體,其中包括關鍵的能源和銀行業。 在其他敏感部門,如公用事業(如電力、水處理或污水處理)、交通運輸、軟體和服務以及醫療保健,至少有 75% 的上市公司依賴美國科技。 這種顯著的依賴程度不僅是商業風險,更是一種潛在的國家安全威脅,讓外國勢力得以對西班牙民眾日常使用的關鍵產業施加影響力。
葡萄牙

企業按市值對美國科技的依賴程度*

各行業對美國科技的依賴程度

72% 的葡萄牙企業依賴美國科技
雖然葡萄牙的經濟規模相對較小,但看到如此多的產業完全依賴美國科技,仍然令人震驚。 近四分之三的上市公司使用美國的電子郵件,包括九大主要經濟領域的每一家公司。
這些完全依賴的領域包括能源、交通和銀行等人們無法避免的基本服務。 如果美國想施加壓力,它可以迫使這些服務提高價格或完全限制存取,這可能會擾亂從火車時刻表到 ATM 網絡的一切。 這不是一個假設情境。 這些是葡萄牙國家基礎設施內的嚴重漏洞。
更糟的是,葡萄牙所有上市的軟體和 IT 服務公司都依賴美國科技來完成工作。 這不僅限制了它們在全球舞台上的競爭能力,還阻止了本土替代方案的發展,鞏固了葡萄牙應該試圖擺脫的依賴。
義大利

企業按市值對美國科技的依賴程度*

各行業對美國科技的依賴程度

69% 的義大利企業依賴美國科技
義大利每三家上市公司中就有兩家使用美國的電子郵件服務進行通訊。 如果把焦點放在其最大的上市公司上,這個比例會增加到五分之四。 這包括在義大利和歐洲政府指定為長期成長和韌性戰略產業中營運的公司。
歐盟在 2023 年通過《晶片法案》將半導體指定為戰略重要產業,而義大利已宣布其成為該行業領導者的雄心。 該國在 2024 年承諾投入 100 億歐元以發展其國內微電子生產。 然而,每一家上市的義大利半導體公司都依賴美國科技。 這意味著在一個被歐盟優先考慮其主權的領域中的敏感商業資料,受制於外國司法管轄。
儘管近期面臨挑戰,義大利的汽車製造業對其經濟仍然至關重要。 截至 2024 年,該產業僱用了超過 17 萬人,佔義大利製造業產出的 6% 以上。 但超過 80% 的上市汽車製造商使用美國的科技。 這帶來了風險 — 尤其是在美國既是主要貿易夥伴又是競爭對手的汽車生產國的情況下。 任何服務中斷都可能影響到已經在努力應對複雜全球市場的義大利汽車公司。
瑞士

企業按市值對美國科技的依賴程度*

各行業對美國科技的依賴程度

68% 的瑞士企業依賴美國科技
每三家瑞士上市公司中,就有兩家依賴美國電子郵件服務供應商來營運其日常業務。 更糟的是,80% 的上市公用事業公司、77% 的醫療保健供應商和 67% 的能源公司都使用美國科技,使關鍵基礎設施暴露於地緣政治壓力之下。 對於一個以獨立和中立建立聲譽的國家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弱點。
瑞士經濟中一些最關鍵的部門甚至面臨更大的風險。 服務業,包括銀行、金融、保險和專業服務(等等),在 2023 年佔該國 GDP 的 70%,並在 2024 年僱用了 78% 的勞動力。 在所有這些部門(銀行業除外),至少有 67% 的上市公司使用美國科技。
出口是瑞士經濟的另一個基石,由其製藥業驅動。 在 2023 年,包裝藥品和疫苗是其第二和第三大最有價值的出口商品(僅次於黃金),總價值達 800 億美元。 然而,這個基礎產業中 77% 的上市公司依賴美國科技進行溝通和營運。
這不僅僅是選擇使用哪種技術堆疊的問題。 瑞士經濟的核心是依靠來自美國的數位基礎設施運作,這意味著其經濟未來和在世界舞台上獨立行動的能力,取決於在遠離伯恩或蘇黎世的地方做出的決策。
德國

企業按市值對美國科技的依賴程度*

各行業對美國科技的依賴程度

58% 的德國企業依賴美國科技
德國所有最大的上市公司都使用美國的電子郵件供應商。 這些公司是德國經濟的動力,而由於德國是歐盟最大的經濟體,它們也是歐盟經濟表現的主要貢獻者。 然而,它們都依賴於由國外控制並受外國司法管轄的技術基礎設施。
德國經濟長期以來一直由先進、高價值的出口產品驅動,如汽車、藥品、半導體和電氣設備。 2023 年,汽車和汽車零件是德國兩大主要出口產品,總額達 2465 億歐元。 包裝藥品是第三大最有價值的出口產品,價值 680 億歐元,而積體電路又貢獻了 200 億歐元。 而在這些行業中,大多數上市公司都使用美國科技:汽車業為 53%,半導體業為 69%,製藥業為 70%。
德國的重要服務供應商也表現出同樣的依賴性。 大約 67% 的上市運輸公司、63% 的公用事業公司和 59% 的電信公司使用美國電子郵件。 這意味著運行德國火車、能源網和網際網路的服務容易受到外部壓力,使經濟韌性和公眾信任面臨風險。
奧地利

企業按市值對美國科技的依賴程度*

各行業對美國科技的依賴程度

59% 的奧地利企業依賴美國科技
奧地利最大的上市公司都使用美國的電子郵件服務。 這些是該國最大、生產力最高的公司,它們都依賴由國外公司控制的技術基礎設施。 這意味著奧地利經濟本身容易受到外國影響。
在七個關鍵領域,每家上市公司都依賴美國科技。 這些包括對奧地利經濟表現具有戰略重要性或核心地位的產業。 2022 年,其汽車產業僱用了約 20 萬人,創造了 280 億歐元的產值。 該國獲得歐盟資助以支持其半導體生產,其製藥和生命科學領域約佔該國 GDP 的 7%。 當這些產業的所有上市公司都依賴美國科技時,就在國民經濟的核心造成了一個關鍵的失敗點。
比利時

企業按市值對美國科技的依賴程度*

各行業對美國科技的依賴程度

80% 的比利時企業依賴美國科技
比利時五分之四的上市公司使用美國的電子郵件服務,包括 13 個不同產業的每一家上市公司。 比利時人每天依賴的重要服務也同樣深度依賴。 五分之四的上市公用事業公司以及每一家運輸和能源公司都使用美國的供應商。 這意味著維持火車運行、電力流動和水質潔淨的系統都依賴外國基礎設施。
比利時最關鍵的產業之一是其製藥和生命科學產業 — 而五分之四的上市比利時製藥公司使用美國科技。 這使得這個僱用超過 3 萬人並佔比利時出口約 10% 的重要產業,暴露於地緣政治壓力之下。
荷蘭

企業按市值對美國科技的依賴程度*

各行業對美國科技的依賴程度

81% 的荷蘭企業依賴美國科技
荷蘭每一家價值超過 2000 億歐元的上市公司,以及八個產業的每一家上市公司,都使用美國的電子郵件服務。 總體而言,五分之四的荷蘭上市公司使用美國科技。 這意味著荷蘭經濟的廣泛領域容易受到干擾。
荷蘭擁有世界一流的半導體產業,有幾家公司在 AI 供應鏈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這個產業不僅對歐洲的未來具有戰略重要性,也是荷蘭經濟的基石,在 2022 年創造了 290 億歐元的收入,並僱用了約 6 萬人。 然而,該產業 83% 的上市公司使用美國科技。 這些公司的敏感商業資訊,對未來產業至關重要,卻儲存在由外國勢力法律體系管轄的系統上。
盧森堡

企業按市值對美國科技的依賴程度*

各行業對美國科技的依賴程度

78% 的盧森堡企業依賴美國科技
雖然盧森堡是歐盟最小的國家和經濟體之一,但看到其上市公司對美國電子郵件基礎設施的依賴程度仍然令人震驚。 近五分之四的公司使用美國服務供應商,包括 19 個產業的每一家上市公司。 這意味著盧森堡絕大多數的經濟體系依賴於受另一國法律和政治現實影響的技術基礎設施。
盧森堡是著名的國際金融中心,沒有什麼比其銀行業更重要。 2023 年,盧森堡的銀行貢獻了約 168 億歐元,佔該國 GDP 的 23%,並僱用了近 6.5 萬人,佔該國勞動力的 14%。 然而,其 100% 的上市銀行都依賴美國科技。 這對一個經濟穩定嚴重依賴單一產業的國家來說,造成了一個嚴重的風險暴露點。
丹麥

企業按市值對美國科技的依賴程度*

各行業對美國科技的依賴程度

89% 的丹麥企業依賴美國科技
近 90% 的丹麥上市公司依賴美國的電子郵件服務來營運。 在九個行業中,這個數字上升到 100%。 這使得不受丹麥法律或政策管轄的外國科技供應商,對該國的商業基礎設施擁有非凡的影響力。
丹麥對美國電子郵件服務的依賴在其核心基礎設施中最為明顯。 丹麥公用事業和能源領域的每家上市公司都使用美國科技。 這些是丹麥人每天賴以取暖、為醫院供電和提供潔淨水的系統。 如果這些通訊平台遭到入侵或限制,國家的電網和供水系統將立即受到影響。
這種模式也延伸到丹麥世界領先的製藥和生命科學領域。 丹麥是一些全球最具價值的製藥公司的所在地。 2023 年,藥品和製藥產品約占該國總出口額的 15%,自 2018 年以來,該行業已增長近 60%。 然而,近 89% 的丹麥上市製藥和生命科學企業仍依賴美國科技進行核心通訊。 對於一個支撐經濟和丹麥全球創新聲譽的行業來說,這種依賴性是一個明顯的弱點。
冰島

企業按市值對美國科技的依賴程度*

各行業對美國科技的依賴程度

97% 的冰島企業依賴美國科技
在我們研究的所有國家中,冰島的經濟最依賴美國技術。 超過 97% 的上市公司使用美國的電子郵件服務。 在 15 個冰島行業中的 14 個,包括銀行、保險、公用事業、醫療保健、運輸和媒體,100% 的上市公司都使用美國科技。 唯一的例外是家庭和個人用品行業,其中只有 50% 的公司存在依賴。
這種程度的依賴帶來了真正的風險。 鑑於其偏遠的地理位置和崎嶇的地形,冰島的運輸業比大多數國家都更為關鍵。 然而,100% 的冰島上市運輸公司都依賴美國的電子郵件服務。 這意味著任何中斷都可能危及冰島與世界其他地區的聯繫。
這種結構性弱點出現在冰島的金融業。 在 2008 年銀行業崩潰後,冰島花了數年時間重建對其金融體系的信任。 冰島的銀行現在更加穩定,但它們極度依賴外國科技。 該國所有上市銀行都使用美國的基礎設施進行核心通訊。 這種對外國影響力的暴露,削弱了冰島努力恢復的韌性。
瑞典

企業按市值對美國科技的依賴程度*

各行業對美國科技的依賴程度

90% 的瑞典企業依賴美國科技
瑞典十分之九的上市公司使用美國的電子郵件服務,這對任何現代經濟體來說都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而且這並不侷限於利基行業或小型組織。 瑞典有九個行業中,每一家上市公司都依賴美國科技進行核心通訊。 唯一的例外是價值超過 2000 億歐元的瑞典公司——但即使在那裡,64% 的上市公司也存在依賴。
瑞典正在積極投資其能源和公用事業基礎設施。 2025 年 5 月,瑞典政府通過立法,為四座大型核反應堆提供資金,目標是到 2035 年至少有兩座投入運營。 成本估計在 3000-6000 億瑞典克朗(300-600 億歐元)之間。 這項巨額投資顯示了能源和公用事業部門對瑞典政府的重要性。 因此,95% 的上市公用事業公司和 75% 的上市能源公司使用美國科技,這應該是一個主要問題。 這在這個至關重要的基礎設施核心造成了一個弱點。
瑞典也是一個科技成功的典範,並且是少數能穩定產出國際知名科技公司的歐洲國家之一。 其科技部門在 2022 年約佔 GDP 的 8%,預計到 2026 年將增長至 9.2%。 這是瑞典經濟的引擎,也是全球市場上的一大競爭優勢。 但即使是這個充滿活力的生態系統,也與外國平台深度糾纏——93% 的上市軟體公司和 95% 的硬體和技術公司都依賴美國的電子郵件服務。 在一個以創新者和尖端企業孵化器建立全球聲譽的國家,這種結構性依賴是一個戰略盲點和錯失的經濟機會。
挪威

企業按市值對美國科技的依賴程度*

各行業對美國科技的依賴程度

96% 的挪威企業依賴美國科技
挪威經濟對美國科技的依賴程度僅次於冰島,位居第二。 超過 93% 的上市公司使用美國的電子郵件服務,其中包括 17 個行業中的所有公司。 對於任何重視主權的國家來說,這種依賴程度都是不可持續的。
風險在挪威的石油和天然氣行業最為明顯,預計到 2025 年,該行業將佔挪威 GDP 的 21%,約佔所有出口的一半。 這些公司是國家的經濟引擎,然而挪威每家上市的公用事業和能源公司都使用美國科技。 這給予了一個外國對一個對挪威地緣政治獨立至關重要的行業巨大的影響力。
挪威的海鮮產業是其經濟的另一大支柱,也呈現了類似的情況。 2023 年,它創造了 1390 億挪威克朗(120 億歐元)的價值,並支持了近 10 萬個就業機會。 然而,其食品、飲料和煙草行業中 95% 的上市公司,以及其食品和主食零售行業中的所有上市公司,都使用美國電子郵件進行通訊。 在一個依賴物流和及時交貨以保證新鮮度的行業中,任何服務中斷都可能導致災難性的損失。
芬蘭

企業按市值對美國科技的依賴程度*

各行業對美國科技的依賴程度

92% 的芬蘭企業依賴美國科技
芬蘭的經濟依賴外國基礎設施運作。 超過 90% 的芬蘭上市公司依賴美國的電子郵件服務來營運。 這包括所有價值超過 100 億歐元的上市公司。 這意味著芬蘭所有最大、最具影響力的上市公司都容易受到外部壓力的影響。
這是一種結構性依賴,影響著其整個經濟,從快速成長的新創公司到國際知名的企業。 芬蘭是廣受認可的數位領導者,其軟體行業預計在 2025 年將產生約 90 億歐元的收入,並支持約 5 萬個就業機會。 然而,儘管有這個蓬勃發展的科技生態系統,90% 的芬蘭上市軟體企業以及所有上市的硬體和電信企業都使用美國科技來進行日常營運。 透過將其核心基礎設施外包給受外國控制的平台,芬蘭的科技行業已將其韌性置於風險之中。
*奈米級:低於 5000 萬歐元 | 微型級:5000 萬至 3 億歐元 | 小型級:3 億至 20 億歐元 | 中型級:20 億至 100 億歐元 | 大型級:100 億至 2000 億歐元 | 巨型級:超過 2000 億歐元

常見問題
- Proton 如何找到這些資訊?
- 有哪些美國科技服務的例子?
- 為什麼有些國家顯示的產業比其他國家少?